联系我们

        非物质文化遗产,英文是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,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》定义,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、团体、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、表演、表现形式、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、实物、工艺品和文化场所。

非遗人物 当前位置 :首页 > 非遗人物

    涿州绳镖传承人刘德光
    * 发表时间 : 2019-09-12 14:10:38 * 浏览 :

        我们在涿州市老街的胡同深巷里,觅到了一位武林高人,他深得前辈的真传,又经多年修炼,把绳镖练习到了很高的境界。经过七弯八拐,穿街走巷,终于在老街的胡同深处见到了网名为“布衣武侠”的刘德光先生,也生平第一次见到了神秘而锐利的绳镖,这可是只有古代镖局才有的暗器,据说是古代36种暗器中最难的一种。

    涿州绳镖传承人刘德光

        刘德光身穿一身唐装黑衣,走路轻如飞燕,迈着小步来迎接我们,走路脚步轻盈,浑身柔韧自如,一看就是习武之人。
        他在院子里给我们演示了二十多年来练就的一身绝活——绳镖,只见他收放自如,辗转腾挪,绳子带着镖方圆七八米之内,飞去飞来,镖飞到树上,入木三分,飞到空中,风声四起。他又给我们展示了自己的九节鞭,九节鞭看上去只有不到两米,但抡起来快如闪电,只听见呼呼呼的风声,看得我眼花缭乱,惊心动魄,我惊讶的屏住了呼吸。他给我们表演了投石问路、玉女穿梭、风摆荷叶、回马枪等招式,招招变化莫测。还有鳄鱼翻身、金索缠脖、狸猫上树、霸王脱靴等四十多个招式,他没有一一展示。这些情景,只有在武侠剧里才能看到。

    涿州绳镖传承人刘德光

        据刘德光介绍, 绳镖运动起源于何时已无记载,明清两代盛行,是当时进入镖局从事镖师的基本技能之一。镖有枣核镖、圆锥镖、八棱镖、枪头镖四种器型,重量在六两左右,绳子现在是用旗杆绳制作,摩擦时不烧手,绳子的长短是练习者身高的两倍。其中八棱镖的穿透力最强。八十年代,涿州尚有几个参加过少林会的老人在玩绳镖,当时只流传了几个简单动作,后来,老人相继离世,这项运动就消失了。
        1992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刘德光认识了北京绳镖大师姚东升,1993年,他正式磕头拜师,跟姚东升学习绳镖。姚东升武艺精湛,在北京颇负盛名。他从姚先生处学习了绳镖基础套路和功法,苦练不辍,小有成绩后,又广泛走访了涿州及周边的传统武术大师,也深得涿州市武术家协会主席崔鑑森的建议和指导,在众多老师的点拨下,他兼收并蓄,以“抛、扫、击、摆、缠、绕、收、放、背、担、抡、摇”十二镖法,配以周身上下的爆发力以及镖头的击发力,初步形成了训练体系,在他的带动下,有几个人开始跟随他练习绳镖运动,但绳镖练习难度大,弘扬和发展需要更多的执着和毅力。
        他说,绳镖是古代人一千多年智慧和力量的创造出来的一门武术,解放后镖师这个职业已经消失,现代社会的发展,让绳镖技艺也逐渐面临失传,现在挖掘和传承此项技艺,可以健身防病,提高身体的柔韧度、反应能力和爆发力,也可以防身之用,是一种难得一见的传统体育健身运动,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练习,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传承下去,并发扬光大。
       来源:涿州发布app